按:学校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四个服务”,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方针,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坚持“强优补短突特”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学校在培养“五育”并举时代新人上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促进“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实现。
院长说
文学院的前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成立的社会科学部,1995年改为人文社科系,2005年改建为人文学院,2019年与原外语学院合并成立文学院,至今已有近70年的建院史。
经过六十余年发展,文学院已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勇担立德树人大任的教学科研团队,拥有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和校重点建设团队,汉语言文学教师集体为省级教学团队。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生前曾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并指导学院的学科与专业建设,教育部“长江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柳宗元研究学会会长尚永亮教授任学院特聘教授。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基金项目16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课题51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65部,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5项,被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280余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授权学科1个,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授权点1个,MTI翻译专业硕士授权点1个。拥有陕西当代文学与艺术研究中心、西部电影艺术与文化品牌发展研究中心两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另有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陕西地方文献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兵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西部现代传媒研究中心等多个高水平研究平台。
学院坚持以“新文科”建设理念引领专业建设,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就业领域,促进文学、文化、传播、创意等交叉融通,推进传统文学类专业转型升级。近三年学生在“大广赛”“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大赛”等专业竞赛中获得国家奖35项,省奖121项。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对学院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促进文学类专业的改造升级。使“五个度”真正贯彻到专业发展和育人的每个环节,促进每位教师改变理念,积极融入“新文科”建设中来,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观念。其次,推进OBE理念在文学类专业落实。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意能力培养,使“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深入人心,同时通过OBE理念的引入,使文学知识更加体系化、精确化,可量化,可评价,教学评价的信度与效度也更高。再次,有利于构建特色质量文化。健全学院质量保障体系,把质量管理活动组织起来,将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任务明确、职责分明、权限明晰、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使每位教师把质量意识内化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打造具有文学院特色的教育教学质量文化。最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率。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育人方法,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使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培养质量也将有显著提升,从而改善多年来文学类专业就业率、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
审核评估工作开展以来,文学院严格按照审核评估重点关注任务进程表推进工作,除了常规工作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完善和进一步明确学院的办学定位。以“立足学校行业背景,服务地方文化事业产业,走错位竞争、差异化道路”为发展思路,紧密结合区域文化特点和学校特色,秉持“兵工铸魂,文化润心,价值引领,创新赋能,实践增信”的育人理念,以“特色鲜明、质量上乘、水平高端、服务学校”为目标,不断凝练办学定位,使每位教职员工目标更明确、方向更清晰、步履更自信、决心更坚定。二是完善和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在数智人文、人工智能等语境和背景下,结合文学院师资情况及学生禀赋,确定“夯实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擦亮兵学文化与兵工精神底色”“注重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学生跨界融合能力”“推行‘项目驱动+334’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水平”三个人才培养特色。三是下功夫整改课堂“三率”。改变教师对“三率”问题的忽视甚至反感情绪,学院领导带头整改,各系室、院督导组、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多方施策,形成合力,切实改变了“三率”较低的情况。通过整改使教师责任心更强,工作作风得到改善,通过教风改良带动学风的改进。四是营造审核评估氛围。通过美化办公环境、线上线下“造势”、教研沙龙助阵等举措,在学院打造出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工作氛围、育人氛围和学术氛围。
专业介绍
文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分别为汉语言文学、英语(翻译和科技英语两个方向)、汉语国际教育、网络与新媒体,均为第一批录取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能够在教育、科研、新闻出版、文化产业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采编、创意、宣传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及跨界融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30余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8人,博士22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省内外名校。本专业依托陕西当代文学与艺术研究中心、西部电影艺术与文化品牌发展研究中心、陕西地方文献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兵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及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强化人才养;建成省级实验教学中心一个,包括文学成像、汉语语音、图文采编、图文后期制作、导播控制、录音与音频等实验平台,同时还拥有中国古兵器展室、传统文化体验中心、高雅艺术体验中心、西工之光小剧场共4个文化体验中心。
为丰富学校师生课余文化生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本专业开展了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分为挥翰成文(文学创作)、创意为王(创意训练)、光影作诗(摄影摄像)和梨园清歌(戏曲展演)四个部分,同时策划节俗主题活动、女性主题活动、兵器文化与兵工精神主题活动,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人民兵工精神,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艺术风采,推进美育育人,提升文化自信自强。
本专业注重学科交叉融通,整合文学、新闻传播、文化创意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的 “跨界”中文人才。依托兵器文化,强化思政引领,培养“红色”中文人才。立足学校兵工背景,设置特色课程,用兵器文化丰富学生知识结构,以兵工精神锻造学生品格、钧陶其气质,打造兵工行业文宣工作生力军。
创新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中文人才。设计“阶梯式实践能力提升”课程体系,引入“工坊制”,培养学生写作、教学、秘书实务、摄影摄像、文化创意等技能,确定实践课程质量标准,使文科实践教学真正“落地”。
学生说
回首四年的大学生活,可以说,作为高等教育评价评估体系的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对我们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审核评估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学习标准和目标。通过评估标准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教育部门对于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的期望,我对个人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对标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听好每一门专业课,完成每一门课程任务,做到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下思考,以确保自己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其次,审核评估的要求也提高了我的自我驱动力。从一入学的迷茫,转而知道学校和老师会通过审核评估来监督教学质量,我意识到我需要对自己的学习和学业负责。我在遇到学习困难时,曾多次向老师请教学习,特别是和程建虎老师探讨南北文化差异的事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都让我在专业课学习方面更上一层楼,由专业排名中等到排名靠前,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每一个老师的悉心引导。
——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刘思佳
资料来源于文学院
网络编辑:屈东蓉
责任编辑:常玢超
审核:冯婷